【六波羅蜜】沒有般若智慧,前五種就變成世間福報

菩薩修學的綱領有六門叫六波羅蜜,布施波羅蜜、持戒波羅蜜、忍辱波羅蜜乃至於禪定波羅蜜,都不是第一,第一是末後的般若波羅蜜。因為前面這五條要沒有般若智慧就不能稱為波羅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裡面沒有般若智慧,這五種就變成世間福報。這五種都是事,般若是理,般若是用心,就是我們常講高度的智慧,如果有高度智慧在其中,布施就是波羅蜜,布施就圓滿,功德就圓滿。

如果沒有智慧在其中,像世尊在本經前面所舉的例子,他舉的是大梵天王,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算不算波羅蜜?不算,波羅蜜是究竟圓滿,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算圓滿。怎樣才算圓滿?你要曉得,布施是為什麼?布施度度什麼?度慳貪。貪心斷掉、沒有了,慳吝的心沒有了、斷掉了,布施波羅蜜圓滿。所以布施是度慳貪的。持戒是度惡業的,心裡面確實一個惡念都不生,你持戒波羅蜜圓滿。由此可知,大梵天王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他貪心還沒斷,功德就沒有圓滿。     所以要曉得,佛說法是對治我們毛病的,我們有什麼病,佛用這個藥來對治。我們的重病,貪心,用布施來度貪心。我們念念造惡業,身口意都造惡業,佛教我們持戒,持戒是破惡業的。忍辱是度瞋恚的,瞋恚心就感來地獄果報。精進是度懈怠的,懈怠也是大病,懶惰、懈怠,這不要學,與生俱來的,這很麻煩,用精進度懈怠。用禪定度散亂,心散亂,意志不能集中。用般若來度愚痴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唯有前面五種事相上的修行裡面有了般若波羅蜜,才真正起作用,把這五種病根拔除。如果沒有智慧在裡面,病根不但不能拔除,可能還會增長。     你不相信,你有意無意去問問學佛的人,他們都是肯布施,你問他,你為什麼布施?「財布施得財富」,你看他為貪心布施;如果要是財布施得不到財富,他再不會布施,再也不肯出錢。所以一般宣傳佛門裡頭好修福,「種一得萬報」,他一算這個利息很大,一本萬利,趕快去布施。為什麼?增長貪心,哪能叫波羅蜜?

若有智慧在裡面,他曉得他不求果報,跟《金剛經》講的相應,《金剛經》佛教給我們「應無所住而行布施」,那個布施福報很大。福報雖然很大,佛又說了「菩薩不受福德」,福報雖然很大,決定不享福。菩薩不享福,有福報,福報給一切眾生去享,菩薩不享,為什麼?因為一享福,貪心又生了。我們凡夫的念頭、意志很薄弱,禁不起誘惑,稍稍有一點享受,貪瞋痴慢又起來。唯一的方法是不受福德,使自己永遠恭敬、謙虛、卑下,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智慧。

本文節錄自【金剛經研習報告】第9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­­­­­
☆華藏衛視官網
http://www.hwazantv.com
☆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wazantv
☆YouTube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wazantv
☆LINE
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dzi0277j
☆WeChat ID:hwazan-tv

FavoriteLoading收藏本视频
%d 博主赞过: